首页
实时讯息
家电百科
首页
实时讯息
姜晚英:“长大后,你就懂了我”
阅读量:0
2025-05-04 20:09:00
△
姜晚英在家访
。
这是姜晚英时隔7个月后再次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台。与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时一样,领奖当天她早就穿戴好一身民族服装。作为来自瑶族稀有支系土瑶的教育工作者,6个土瑶村的土瑶群众主要聚居在她家乡所在的大桂山深处24条山冲。
“我从大山走出来,穿着这身服装领奖,孩子们能一下子找到我。”临赴北京前,姜晚英给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的孩子们承诺“带糖回去”。她还在给孩子们做着榜样:只要努力读书,就能像他们的“老师妈妈”一样走出大山,甚至去到北京。
作为30年前首批接受师范教育的瑶娃,她至今难忘彼时大山深处孩子们教育之路的艰难。“我在大桂山明梅村长大,每天走路上学要三个多小时。‘山里娃们’很好学,更想读书,可小小身体难以承受奔波之苦,我那时也差点坚持不下去,何况还有更远的孩子。”
怀着“再远也要去上学,再苦也要读好书”的信念,姜晚英已扎根家乡从教三十七年。她先是回乡担任代课老师,后辗转乡镇、城区学校任教,至此任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副校长。“那时,整个山村群众都受到鼓舞,我们瑶家女孩也能靠着读书走出大山,给山外面的孩子们当老师了。”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小康社会的浩荡春风吹进山里。从平桂区在城区学校组建民族班,到新建一所民族学校把瑶族学生们集中起来就读,一步跨千年的巨变,也让当地教育完成跃迁。
自己淋过雨的姜晚英,习惯了为别人撑伞。刚到平桂区民族学校时,寄宿的孩子由于离家远,时有发生厌学、辍学、退学等问题。姜晚英多年来以“瑶族亲人”身份,开启了“绝不让一个‘土瑶’孩子掉队”的常态化家访工作,走进成百上千个土瑶学生家庭。
距城区最远的大明村,曾有个孩子因家人生病产生休学想法,姜晚英带着老师紧急前往,但遭到了“闭门羹”。她回忆说,“我们得理解父母的无助,即便现在把她接走,后续他们还会担心。”她当时留下话:“只要能来上学,有任何需要都可来找我姜晚英。”最终成功说服家长送孩子下山返校。截至目前,当地适龄瑶族学生无一人辍学。
姜晚英还牵头创建“民族手工艺文化传承特色实验室”得到全区推广,她总想“能再多做一点事”。“孩子们走出了大山,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让他们知道民族的根在哪里,来时的路在哪里。”
“许多老师和我一样扎根民族地区教育,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姜晚英说,“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等孩子们长大了,终有一天能够想得起这份关爱、懂得了我们的用心,我就知足了!”
记者:
付振强
文字编辑:杨智嘉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李木元
本文分类:
实时讯息
本文标签:
孩子们
瑶族
民族
大山
贺州市
学校
老师
孩子
浏览次数:
0
次浏览
发布日期:2025-05-04 20:09:00
本文链接:
https://m.hgwang.cn/news/5ExQ2VXNW0.html
上一篇 >
小雨+降温!接下来包头天气......
下一篇 >
“剧”好玩!五一出游第一站来深圳坪山,看戏、探展、听曲……
相关阅读
姜晚英:“长大后,你就懂了我”
2024-09-03
【携手共成长 快乐伴童行】大同市一医院开展儿保科儿童康复集体课
2024-09-03
曲兰镇中心小学:教研同心启新程,城乡共育谱华章
2024-09-03
问题导向下的跨境语言实证研究
2024-09-03
毕节一小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推荐名单
2024-09-03
安宁市太平学校课间铃响鞭舞飞扬
2024-09-03
共建无废城市!沂水这场“环保科普课堂”超有趣~
2024-09-03
狮子寨
2024-09-03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