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解码“冠军小镇”丨德州徐园子乡:小颗粒撬动大市场!全国十分之一色母颗粒产自这里

阅读量:0 2025-09-10 21:20:00

来源:【海报新闻】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辛振东 德州报道

当你拿着最新款的时尚玩偶,或是穿上一件色彩鲜艳的奢侈品服饰时,可能不会想到,这些产品鲜艳色彩的背后,或许与山东德州一个小乡镇密切相关。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位于德州市庆云县的徐园子乡,近年来已悄然成为全国最大的色母粒生产基地之一。数据显示,全国每10吨色母粒中,就有1吨产自这里。

走进位于徐园子乡新材料产业园的山东诺森塑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正在忙碌地生产各种颜色的色母粒。这些直径仅约2-3毫米的颗粒,看似普通,却是塑料、化纤等行业不可或缺的着色材料。

“别小看这些小小的色母粒,它们决定着终端产品的颜色质量和稳定性。”该公司副总经理赵俊超拿起一捧色彩鲜艳的母粒介绍道,“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毛绒玩具、奢侈品服饰等使用的就是这种色母粒。”

色母粒是塑料、化纤等行业的重要着色材料,由颜料、树脂和助剂三部分组成,决定着终端产品的颜色。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徐园子乡的色母粒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只有几家小作坊,而经过30多年发展,如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左右。

在徐园子乡,不仅有色母粒生产企业,还有上下游配套企业。位于园区内的山东庆云县君创锁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下游企业,与诺森塑胶仅数百米之隔,主要生产塑料封条、一次性扎带、钢丝封、动物耳标、还有仪表铅封等。该公司负责人赵云告诉海报新闻记者:“我们与园区内的色母粒生产企业合作,直接使用他们生产的高品质色母粒,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还能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特殊颜色,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这种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模式,让徐园子乡的色母粒产业形成了良性循环。徐园子乡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程伟星介绍,目前,新型材料产业园已吸纳了30余家企业入驻,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上游企业生产聚乙烯蜡、氧化钙粉等原材料,中游企业生产各类功能性母粒,下游企业生产GPS塑料锁具、SPC生态石塑地板、食品级塑料包装袋、电线电缆等,实现了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合作发展释放聚合效应,增强企业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到目前,徐园子新型材料产业园已培育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山东省瞪羚企业1家,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2024年,徐园子乡新材料产业园被评为德州市特色产业集群,徐园子乡被确定为全市区域合作重点镇为推动徐园子乡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从一个传统的农业乡镇,到全国重要的色母粒生产基地,徐园子乡的成功转型,为我国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个小乡镇的故事证明,只要找准定位,坚持不懈,小乡镇也能做出大产业,小颗粒也能撬动大市场。

对于未来发展,徐园子乡也有着明确规划。“我们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程伟星说,下一步,徐园子乡将会把新材料产业发展纳入“十五五”发展规划,特别是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规划引导、财政金融支持、创新激励、人才培育等多种措施促进和培育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我们会以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来园子投资兴业。”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