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歼-10C“展翅” 科技顶流集结

阅读量:0 2025-05-24 09:33:00

歼-10C战斗机模型。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模型。

机器狗。

小朋友体验空气炮。

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模型。

200余场配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蓉城科学嘉年华”

5月23日,2025年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暨蓉城科学之夜启动仪式在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正式启幕。

随着2025年省、市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幕,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科技馆、大熊猫基地、超算中心、浩海立方海洋馆等成都地标性建筑也同步亮起科技主题灯光,让蓉城科学之夜更加美丽炫酷。

据介绍,科技活动周期间,除了以成都自然博物馆为主会场外,还设置了5个特色分会场,遍布城市东南西北,科普活动覆盖科学、自然、应急、交通、医疗等多元领域,200余场配套活动将为市民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蓉城科学嘉年华”。

在本次科技活动周主会场,歼-10C战斗机模型、华龙一号核电站模型、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模型等集体亮相,与“飞行汽车”、量子芯片等前沿科技交相辉映。

此次,主会场还特别设置向“新”力量展区、AI上“新”未来展区、“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动展示、“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展、“科普之光”优秀科普作品及文创产品展、“发现科学之美”展览六大展示区,让大小朋友不仅“涨知识”,也“开眼界”。

“快看!歼-10C战斗机!”在活动主会场,一架银灰色的1∶1全尺寸歼-10C战斗机模型一亮相,立即引发观展市民的惊叹。从事IT行业的市民王先生难掩激动,“最近歼-10C很‘出圈’,尤其是看到了它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我感到非常自豪,今天近距离看模型才感受到这种震撼。”他边说边用双臂比画着机身曲线,“之前只能在手机上通过视频看,没想到今天在科技活动周现场就能感受它的魅力。”

在展会现场,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模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张云介绍:“目前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支持氢能源发展的政策,我们这次参展,就是希望向市民朋友科普氢能发电。”

“我最喜欢灭火机器人、飞行机器人,还有那个超酷的战斗大飞机!”一名4岁的小朋友站在展台前,兴奋地指着各种展品说道。家住展会附近的王女士带着儿子前来参观,小朋友对现场展示的各类科技产品充满了好奇。“今天幼儿园一放学,孩子连书包都没来得及放,就迫不及待地来看展览了。”王女士说。

直击现场

10个科研团队

分享创新故事

昨天,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活动现场热情涌动,科技“星”光璀璨。蓝色“星光毯”上,闪耀的“明星”是向“新”而行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自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10个科研团队亮相,分享勇攀科技高峰背后的创新故事。

在科技活动周现场,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系副主任、聚变科学研究所装置运行办公室主任沈军峰向观众生动讲解着准环对称仿星器:“仿星器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像《流浪地球》里的行星发动机,实际上就是一种核聚变装置。”

沈军峰详细介绍道:“目前,四川省有两大聚变科学研究装置,一个是‘中国环流三号’新一代人造太阳,另一个就是我们新建的准环对称仿星器。”他特别强调,“这个概念很好,但加工制造技术非常困难。目前全球只有德国、美国和我们中国具备生产三维非平面模块化线圈的技术。”

“在我们熟悉的锂电池里,有一个十分关键的部件——隔膜,它既要隔绝正负极防止短路,又要让锂离子自由通过。隔膜一旦发生破损,就会引发电池燃烧事故。”据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桐介绍,这张关键的隔膜长期被国外垄断,其团队从2008年开始,历经15年的产学研技术攻关,自主设计了全套隔膜加工新技术,成功实现隔膜国产化。

这项突破不仅解决了“卡脖子”问题,更提升了中国锂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吴桐表示,“目前,我国隔膜全球市场占比已超过83%,从最大的进口国变为最大的出口国,推动了我国锂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凭借此项技术,该项目的研发团队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