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弥合数字鸿沟方能守好老人“钱袋子”

阅读量:0 2025-05-16 20:55:00

■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张百强

30多瓶保健品,消费约7000元;海参十盒,消费两万元……通过“私域”直播的方式,不法分子便能用“一筐鸡蛋”轻松套出老人几万元养老钱。而这种以“私域”直播的方式“围猎”老年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且维权困难重重,引发社会关注。

所谓“私域”直播,是企业或个人通过自有渠道(如微信群、小程序、公众号等)邀请特定用户观看的直播形式,主要用于精准营销和客户互动。本是为了便于实时交流,以便增加客户黏性。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却将其变为骗取老人养老钱的特殊渠道,假借“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名义,将老年人从线下门店或短视频平台吸引到隐秘的直播间,绕开传统监管,形成隐蔽性强、追责困难的闭环欺诈链条。他们利用“私域”直播这种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将老年人设为“目标客户”,以送“小礼”来牟取“大利”。且其采取“播完即注销”“解散群组”“更换平台”等手段销毁证据,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方式规避监管,打造欺诈的“隐秘角落”,让维权困难重重、道阻且长。

从线下到线上,从讲座到欺诈,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通过“私域”直播构建起一套“围猎体系”,除其往往能够精准抓住老年人情感空虚、渴望健康、信息差大等特点外,横亘在老年人与新技术之间的数字鸿沟也是导致养老钱被骗的重要原因。不法分子不仅用“私域”直播的方式精准圈定“客户”,还通过多种手段制造虚假热度,如通过机器人账号刷弹幕、伪造点赞和评论,后台操作下单量,营造直播间“火爆”假象,诱导观众盲目跟风消费。当老年人看不透技术营造的“繁华”,剩下的便只有急于下单、急于被骗。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新技术更不能成为骗老欺老的手段。笔者认为,面对维权难度大的“私域”直播,弥合数字鸿沟方能在源头上杜绝养老钱被骗事件的发生,不仅要让老年人掌握新技术,还要通过在社区开展“反诈课堂”等活动,用案例揭露直播骗术套路。同时,明确平台的法律责任,要求其主动承担起审核、监管等责任,避免消费者维权时常陷入“平台甩锅、商家消失”的困境。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