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讯息

思想观澜|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阅读量:0 2025-05-09 08:10:00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河北毗邻京津,能够便捷承接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外溢,共享天津高端制造产业经验。同时,省内丰富的算力资源、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和广阔空间。我们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机遇,立足自身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把人工智能作为重要发力点,积极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努力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和攻关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引导支持高校、职业技术院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开设人工智能相关领域课程,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用好科技成果权威性评价、竞争性评价和成果转化竞价机制,激发科研人员和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涌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着力提升算力规模和效益。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支撑。要进一步优化算力资源配置,稳步提升通用算力,加快部署智能算力,适度发展边缘算力,强化先进存储灵活保障能力,提升算力高效运载能力。通过优化算力布局,提高存储和运载能力,拓展算力产业链增值空间。在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算力中心集群过程中,要加强绿电消纳、电网建设、网络传输等方面的统筹布局。在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坚持集约化原则,综合考虑大模型训练、逻辑推理、场景应用等需求,推动智能算力资源供需平衡。同时,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战略机遇,建设环京地区智能算力集聚区,推动全省数据中心从通用算力为主向通算、智算融合发展转变,加速把算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数据开发利用助推人工智能发展。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更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数据开发利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着人工智能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要完善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和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建设行业数据库,针对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打造专业化、针对性强的数据库,为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技术手段的应用,确保数据安全。以场景化应用挖掘数据价值,通过在工业生产、城市管理、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展场景化应用,加快把数据资源变为优质资产,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动力。

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以垂类大模型开发为突破口,聚焦传统优势产业,针对生产能耗高、流程复杂等痛点,构建专属模型实现智能决策与风险预测,提升生产效率与安全性。同时深化拓展“人工智能+”行动,制定分行业融合路线图。在农业领域,利用物联网与算法实现精准生产;在医疗健康领域,整合数据搭建辅助诊断平台;在机器人领域,依托产业基础升级工业机器人,发展具备智能交互的服务机器人;在智慧养老领域,开发监护系统、推广智能设备,实现健康监测与远程服务。要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打造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重点吸引互联网、大模型、大数据头部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河北。发挥龙头企业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作用,完善产业链条,形成“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生态。推动建立产业联盟,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省人工智能产业整体迈向高端化。

积极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新领域,政策支持很重要。要建立推进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和信息共享,更好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强化发展要素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面向人工智能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引导和鼓励国有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创新算力电力协同机制,积极开展算力电力协同试点,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降低用能成本,加快算力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把绿电优势转换成算力发展优势。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推进与国内外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合作交流,培育孵化我省人工智能第三方服务机构。加强与京津人工智能产业对接协作,探索大模型“京模冀训”“京模冀用”等模式,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同时,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针对人工智能不同细分领域,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有效防控潜在风险,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刘 滨,系河北科技大学教授)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阅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