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距离5月15日美国政府将实施《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日期临近,换下经典皮衣、穿上西服的英伟达CEO黄仁勋(Jensen Huang)不得不打出“中国”这张牌,以避免英伟达AI芯片无法进入中国3600亿的AI市场。
首先,4月底,黄仁勋旋风来华48小时,安抚中国市场,称美国芯片出口管制已对英伟达业务产生重大影响,英伟达将继续优化符合监管要求的产品体系,坚定不移地服务中国市场。
其次,英伟达加大美国投入,黄仁勋宣布将在四年内向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实现本土制造芯片。4月30日百日“投资美国”会议上,黄仁勋还盛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领导力和经济政策,宣布下一代英伟达芯片技术将完全在美国制造。
外界的新闻也没有停下来。据多个报道指出,H20遭禁售后,英伟达正加紧开发另一款符合美国出口规定的对华“特供版”AI芯片,并且已经通知阿里、字节、腾讯等中国厂商,最快将于今年6月量产出货。但美国议员将提出新的计划和法案,监督英伟达 AI 芯片销售去向。
最后,黄仁勋再度向美国喊话“别禁我”。
他在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听证时表示,如果AI扩散规则15号就生效,且没有经过“重大修改” ,那英伟达就得被迫退出其他市场。他甚至让公司公开批评Anthropic故意夸大芯片出口情况。黄仁勋强调,华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们在计算方面非常强大,也在网络技术和软件能力方面令人难以置信,中国AI就在美国身后,世界上50%的 AI 研究者是中国人。
5月7日,黄仁勋再度称,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未来两三年,甚至数年,中国AI市场价值将达到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0亿元)。“作为一家美国公司,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将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它能带来收入,带来税收,也能在美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据路透和彭博最新报道,特朗普最快明天宣布废除拜登签署的《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特朗普将“另起炉灶”再订AI出口规则,并且取消“三级体系”AI芯片出口规定,而且很有可能在5月13日至16日出访阿联酋期间宣布启动双边AI芯片协议的谈判。
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发言人表示,“拜登的AI规则过于复杂,官僚主义严重,将阻碍美国的创新。我们将用一项更简单的规则取而代之,以释放美国的创新潜力,并确保美国在AI领域的主导地位。”
对此,伯恩斯坦研究(Bernstein Research)芯片分析师Stacy Rasgon指出,美国这些限制措施是如此愚蠢,如果英伟达不被允许在中国竞争,那将是一个真正的遗憾。“如果英伟达不能在中国运营,我们就等于把中国AI市场拱手让给华为。”
很显然,如今没有了拜登,没有雷蒙多,即便是特朗普到来,黄仁勋依然不愿意丢掉中国市场3600亿这一“大蛋糕”,再玩“猫抓老鼠”游戏,减少美国政府对英伟达业务产生的巨大影响。
5月8日上午,英伟达发言人最新回应称:“我们欢迎特朗普政府在AI政策方面的领导力和新方向。随着《AI扩散规则》的撤销,美国将拥有千载难逢的机会,引领下一场工业革命,创造高薪美国就业机会,建设新的美国供应的基础设施,并缓解贸易逆差。”
30个月前,英伟达遭遇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美国的经济陷入了萧条,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也在下降。
而2022年底的ChatGPT引爆了全球AI热潮,也让英伟达和美国AI公司获得了巨大商机。而中国AI行业则在“亏损、投入高、造血难”等唱衰热潮中准备赶上OpenAI大模型。
如今,中美AI格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每个人都在谈论DeepSeek和其他中国AI应用对工作生活的改变;国产电动汽车在街头疾驰而过,辅助驾驶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中国制造的人形机器人在春晚上跳舞转手帕,宇树科技一夜成名。
显然,从“杭州六小龙”到所谓的上海“北斗七星”,中国已在诸多技术领域与美国不相上下,甚至居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在AI这一前沿领域。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和美国的前沿制造技术差距正逐步缩小。纽约时报5月7日报道甚至指出,中国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时代已经终结。
“这场关乎未来科技主导权——进而决定全球领导地位的竞赛,我们必须摒弃美国永远领先的思维定式。”纽约时报称。
那么,对于英伟达来说,中美AI格局变化将影响AI芯片销售,尤其当前华为AI产品性能接近H100等,在AI推理算力层面有更大的作用空间。
财报显示,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伟达中国区年营收171.0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5亿元),为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亿美元增长66%。
同时,英伟达2025财年中,53%的收入占比来自美国以外的地区,中国是英伟达的第二大销售额地区:美国占比47%排第一,中国大陆占比13%排第二。
今年4月中旬,英伟达宣布,美国政府要求英伟达“未来无限期”对中国禁售H20芯片,导致该公司将损失约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00亿元)季度收入。另据彭博估算,随着H20无法对华销售,英伟达今年可能会因此损失140亿-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亿元)的收入,而且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都不会再购买英伟达迭代AI芯片产品,这对于英伟达长期发展影响巨大。
年初至今,英伟达股价下跌逾15%,市值已经蒸发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尽管黄仁勋都极少与政治官员接触,远离政治活动,但随着《AI扩散规则》实施日期临近,黄仁勋不得不选择与当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沟通,并且向执行者美国商务部喊话,希望该规则不要生效。
5月7日,黄仁勋在多个会议上完整阐述美国与中国AI之间的关系。
“极端地说,我们想确保AI技术只供我们国家的盟友使用,确保这项技术的使用权不会落入那些可能将其用于军事目的的人手中,这些理由都是为了经济和国家安全而限制访问。这种说法的谬误在于,没有哪个政府,尤其是我们对手的政府,会因为军事原因而受到其国家可用计算能力的限制,而且几乎每个国家都已经拥有数以百万计的英伟达芯片。”黄仁勋表示。
黄仁勋称,中国 AI 芯片市场规模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500亿美元,这使得美国公司能否进入该市场变得至关重要,错失这一市场将是“巨大的损失”,也有可能把整个中国AI市场拱手让给华为这些公司。
“我们倾向于出口这项技术的原因是,我们想要打造世界级的AI,而美国的标准正在世界各地被采用,AI生态系统将建立在我们的标准之上,而不是别人的标准之上,我们并不孤单。英伟达如今是全球领导者,但如果我们缺席,如果我们不服务于某个特定市场,甚至完全退出某个市场,那毫无疑问,其他人会介入,比如华为,这家公司非常强大。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他们会介入。所以,这样做的合理之处在于,我们要赢得市场,制定全球标准,让AI建立在美国技术之上。”黄仁勋称。
黄仁勋直言,中国AI产业500亿美元价值,对于美国经济非常重要,可以进一步创造美国就业机会,推进美国技术。
“非常重要的是,当我们被限制向中国发货时,中国市场规模巨大。几年后,中国市场规模可能达到500亿美元左右。我们留下的市场规模非常巨大。500亿美元,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数字,500亿美元就像波音公司,而不是一架飞机,而是整个公司。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可以享受的商机。带回税收,创造就业机会,进一步推进我们的技术。”黄仁勋称。
黄仁勋在The Hill & Valley Forum会议上表示,英伟达历经了三次计算机革命:从PC革命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如今身处AI时代,英伟达要在这些转型中持续繁荣。他说,企业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深刻地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
“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被称为推理AI的时代,这使得我们可以生产一种我们称之为代理AI的数字机器人。这些代理拥有能动性,能够理解给它们的任务。它们可以学习、阅读并使用计算器、网页浏览器和电子表格等工具,然后替我们完成任务。这些任务可能涉及通过SAP进行的供应链管理,或者通过Workday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这些代理AI是数字劳动力机器人。”黄仁勋称。关于技术的应用正在发生。
黄仁勋强调,英伟达希望以利用最新自动化技术的方式来建造这些工厂,这将帮助人类应对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下一个浪潮,将惠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它要求我们理解基本概念,比如物理定律、摩擦力、惯性和因果关系。未来,我们将成为管理生物劳动力和数字劳动力的下一代CEO。我们的人力资源部门将服务于生物劳动力,而我们的IT部门将演变为管理代理AI的人力资源需求。”黄仁勋称,“当你通过我所描述的视角和框架来看待AI时,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机遇。在每一层中‘游戏规则’都略有不同。”
如今看来,黄仁勋似乎赌对了。
受美国商务部不实施《AI扩散规则》消息推动,芯片股应声走扬。英伟达大涨3.1%,费城半导体指数也上扬1.7%。
特朗普上任100多天后,启动修改AI芯片出口管制。
5月8日,美国商务部表示,特朗普计划取消拜登时代对先进AI芯片出口的限制。另据彭博报道,“在制定新规则期间,美国商务部将继续严格执行芯片出口管制。其中一名人士透露,废除‘AI扩散规则’的举措之一将是对向中国转售芯片的国家(包括马来西亚和泰国)实施芯片管控。”
美国商务部发言人说,拜登的AI规则过于复杂,过于官僚,会阻碍美国的创新。
今年1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发布一项名为《AI扩散出口管制框架》规定,该规则为用于驱动处理AI计算数据中心的芯片建立了“三级许可制度”,以限制各个国家和地区获取先进AI芯片的数量。
第一级包括七国集团(G7)成员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荷兰和爱尔兰等约18个国家及地区,它们将不会面临任何限制。
第二级包括新加坡、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约120个国家,对于这些国家,超过限额的出口量将受到数量限制和许可限制。
第三级包括中、伊朗、俄罗斯和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美国企业实际上将不能向这些国家出口。
据悉,企业将从5月15日起遵守相关限制。拜登此举最初的用意是将最先进的计算能力部署在美国及其盟友手中,但该规定发布后,遭到了英伟达和甲骨文等美国科技企业和行业人士的批评。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不会在所谓的“AI扩散规则”于5月15日生效后强制执行,但废除这项规定的决定尚未最终确定。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一项旨在加强对海外AI芯片管控的新规,考虑放弃原来的“分级许可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政府间协议建立“全球许可制度”。
彭博分析称,芯片管制有可能最终沦为特朗普的贸易谈判工具。阿联酋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向美国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投资高达 1.4 万亿美元,特朗普在5月13日到16日中东之行访问阿联酋期间或将宣布解除阿联酋AI芯片出口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曾透露,他希望将出口管制纳入贸易谈判,并且可能会阻止《芯片法案》拨款行为。
Stacy Rasgon评论称,这一消息是积极的,并指出此举“目前来看是好事”,并且该政策变化消除了一些短期不确定性。“但我不知道他打算用什么来取代它们”。
今年4月,特朗普对数十个国家加征关税,随后在市场动荡后,特朗普政府对大多数国家实施了90天的关税暂停令,以便各国能够就贸易协议进行磋商。然而,美国将北京排除在90天的关税暂停令之外,并加征了高达145%的关税,促使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125%的关税。
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包括智能手机、电脑、太阳能电池、平板电视显示器和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等主要电子产品将不受自4月2日起宣布的关税限制。这意味着这些产品将不会受到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的高额关税,也不会受到特朗普总统实施的全球10%关税税率的限制。
根据联邦通知,卢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正在评估进口半导体、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含有半导体的衍生产品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该通知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进行调查。截至5月7日晚间,仅收到43则回应,远不如先前铜和木材贸易调查动辄数百篇回复。在结束征询公众意见后,特朗普政府近日可能公布调查结果。
不过,卢特尼克近期在Foxnews节目中表示,美国拥有世界顶尖的发明与技术,却通过贸易逆差“喂养全世界”。美国对外开放市场,外国却对美国关闭大门。“为什么那些AI芯片必须在亚洲生产?为什么不能在美国生产?”
卢特尼克呼吁企业应在美国建立更多芯片工厂,如此一来,美国国内GDP便能超越其他国家。他认为,特朗普的关税计划将带来一个积极的副产品: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这将使未来三代美国人从事工厂工作,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劳动力增加工厂工作岗位。
这意味着,特朗普最快可能于近期宣布针对进口芯片加征25%-100%不等的关税。如果新关税以“芯片产地”为征税依据,可能迫使部分生产链回流美国,对台积电在内的半导体产业链造成严重冲击,并扰乱全球供应链。
TD Cowen分析师表示,美国政府最早可能在7月对半导体征收高达25%的关税。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关税将如何实施,因为大多数芯片以成品形式进入美国,例如服务器和智能手机。
对于即将实施的芯片关税措施,德国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Suss MicroTec首席执行官Burkhardt Frick表示,关税可能会破坏支撑芯片行业的供应链、增加成本,甚至引发经济衰退。“即使是这90天的暂停也只是在拖延时间,而房间里的两头大象仍在互相挑衅。我认为没有人会从中受益。这是一场零和游戏。”
Burkhardt Frick表示,尽管全球贸易存在不确定性,但AI需求依然强劲,该公司仍在处理2024年收到的订单,但关税或出口管制可能会危及该行业数十年来依赖的复杂供应链,并可能提高消费者的价格。“当然,全球经济衰退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这也是每个人都担心的问题。”
如今,芯片半导体行业正面临特朗普关税政策的考验。
“你会花3000美元甚至更多钱买一部iPhone吗?因为这就是结果,它只是一个产品,却会影响整个行业,”弗里克说。“这真的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我认为没人希望出现这种情况。”
普华永道美国半导体业务主管斯科特·阿尔马西 (Scott Almassy) 表示,芯片关税可能会增加医疗器械制造商的投入成本,由于医疗器械制造商通常需要较长的规划周期和严格的成本控制,因此企业可能无法立即将这些成本转嫁给客户。“对于严重依赖先进芯片的医疗诊断设备,成本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针对特朗普滥施关税政策,中国外交部曾多次表示,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严重侵犯各国正当权益,严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稳定,中国政府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8日强调,“美方近期不断地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这次的会谈是应美方的请求举行,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同时我们也多次说过,中方对于对话持开放态度,但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任何形式的施压、胁迫对中国都是行不通的。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维护国际的公平正义。”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黄瓜网 赣ICP备2024047966号-10